外科系

台中脊椎疾患治療推薦 - 中港澄清醫院脊椎外科

分享:

本院脊椎外科共有6名專任主治醫師及1名兼任主治醫師,均為脊椎外科權威。本科主要負責頸椎、胸椎及腰薦椎之各種脊椎疾病及傷害的診斷、治療及手術。例如:下背痛、臀部痛、下肢麻痛、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脊椎退化性病變、增生骨刺、腰椎狹窄、脊椎滑脫、椎間盤退化、椎弓解離、脊柱側變、脊椎側彎或畸形、骨質疏鬆症、壓迫性骨折、脊椎外傷或骨折或骨裂、脊椎腫瘤、脊椎感染……等等。

完整閱讀:澄清醫院脊椎外科醫師群介紹

 

下背痛 Low Back Pain

下背痛是一個很常見之疾病,它困擾了大部分的中、老年人及部分年輕人,它造成之原因有肌肉、肌腱受傷發炎、椎小關節炎、腰椎間盤退化、損傷、突出、腰椎穩定性不良、骨盆之腸薦關節炎或心理性因素所產生之疼痛。

診斷主要靠病人病史、症狀及身體檢查、神經功能檢查。另外更具診斷性之腰椎X光攝影、電腦斷層攝影、磁振造影、神經電氣學檢查,來正確找出極複雜的下背痛原因中,到底那一個地方出問題,才能有效治癒疾病。

單純急慢性下背痛、休息、藥物治療,注意姿勢、短期穿戴背架、適當運動,及復健治療是優先考慮。如果還是無法有效改善慢性嚴重的下背痛,可考慮手術 治療。目前可選擇的治療方式有:熱療法,可活動性後位穩定器及腰椎內固定及骨融合手術,每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與有經驗的 脊椎專科醫師討論可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一、椎間盤突出症

  1. 椎間盤突出的定義:椎間盤之功能是位於兩塊脊椎骨間維持二個椎體之活動及穩定性及震盪收收器。當椎間盤受到突然的重力、姿勢不良或經年累月的壓力時,使椎間盤外圍的纖維受損、破裂成慢慢突出壓迫到神經,稱之為椎間盤突出症。
  2. 造成椎間盤突出原因:一般人們俗稱脊椎骨有多長出來組織就稱「骨刺」。一般隨著年齡老化、骨骼組織退化、工作粗重、過度運動或姿勢不當,很多人都會有這些變化。只有這些不當的增生之骨刺壓迫神經或血管組織或這些組織過度受損變化產生疼痛不適才需要治療。
    • 年輕人激烈運動、出力不當、外傷較常見。
    • 年齡:30歲以後椎間盤彈性減少,功能較差。
    • 姿勢不正確。
    • 腹肌、背肌、肌力較弱。
    • 外傷:摔倒、撞擊、汽車失事。
  3. 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式:包含針灸、整脊、復健或手術治療,目前西醫治療一般都建議先考慮休息、減少活動及工作量,注意姿勢、熱敷、穿戴背架、藥物或復健治療,大部份都會有一些進展,對於無法有效改善,症狀嚴重患者手術是極有效的治療方式。
  4. 椎間盤突出的手術方式:不論是硬骨刺或軟的椎間盤突出症、軟組織增生壓迫神經、神經管腔狹窄症之治療。手術有如下選擇
    • 椎間盤切除術
    • 椎板切除手術
    • 椎板切除併內固定及骨融合手術
    • 減壓併後位可活動性穩定器
    • 微創內視鏡減壓術
  5. 結論:椎間盤切除術(Lumbar discectomy)是治療椎間盤突出症(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最常用的手術方式,優點有手術簡單及快速的解除神經壓迫之坐骨神經痛,缺點是約5%~10%會再復發及近五分之一的人背痛持續6個月以上,特別體重過重、工作粗重、抽煙及手術部位結構組織過度損傷的人復發機會較多更需謹慎保養。
    微創脊椎內視鏡減壓手術,傷口不到一公分,將內視鏡與手術器械統一起伸到病灶做治療,對於一些因為內科問題或麻醉風險太高的病患來說無疑是一項福音,患者在考慮此手術前,應詳細咨詢專業的脊椎內視鏡醫生,了解其適用性和可能的風險。

閱讀更多:椎間盤突出是什麼?與骨刺一樣嗎? 》

二、腰椎滑脫症

  1. 腰椎滑脫症的定義:一般腰椎的構造有5節腰椎骨及1節薦椎骨,這些脊椎骨由前方椎體及前後縱韌帶及後側小椎關節、黃韌帶及各椎體間一些韌帶及肌肉來維持穩定性,如果因為腰部負重過度、老化、手術損傷腰椎構造等原因均會導致腰椎滑脫。
  2. 造成腰椎滑脫的原因:病人早期易感到腰酸背痛、腰部無力、無法久站,隨著組織老化、脫位的惡化、不穩定的情況及神經管腔狹窄的程度惡化而導致病人,愈來愈不舒服,可能腰酸、腰痛惡化,下肢麻木、疼痛、無力,間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就下肢無力,甚至大小便無力等等,一般建議避免負重搬重、控制體重、減少工作量,適度運動腰部肌肉及穿戴背架,偶然症狀嚴重時可以使用藥物減緩症狀,如果症狀都得不到緩解,可考慮手術治療。
  3. 腰椎滑脫的手術方式:
    • 椎板切除術,這對脫位不嚴重、穩定性良好者適用
    • 椎板切除併後側位骨融合內固定手術這種手術時間短,行之有年,手術困難度低。
    • 椎板切除併椎體間骨融合內固定手術,這種手術方式骨融合成功率最好、效果好,但是手術困難度多一點。
    • 新選擇: 微創前斜外側腰椎融合手術,微創低破壞的術式,以腹膜後方間隙進入患部,較傳統脊椎手術進行更強力復位作用,術中搭配X光定位精準,有效縮短恢復期。

三、脊椎脊髓腫瘤

  1. 脊椎內原發性腫瘤依生長的部位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
    • 第一類是生長於脊髓硬膜外的腫瘤,最常見的是脊椎轉移癌,除了可能直接壓迫脊髓之外,也可能破壞脊椎體而造成病理性骨折。
    • 第二類是生長在於硬膜內但是在脊髓軟膜外的腫瘤,多半是良性瘤,最常見的是神經鞘瘤及硬膜瘤,一般而言,可經手術安全切除而不對神經功能造成任何影響。
    • 第三類是生長於脊髓內的腫瘤,最常見的是室膜瘤、星狀細胞瘤,也可經由手術徹底的切除。
  2. 造成脊椎脊髓腫瘤的原因:脊椎內腫瘤會造成的症狀大致可以分為脊髓病變、神經根病變及脊椎損傷。影響到脊椎骨的腫瘤大多是轉移性腫瘤,如果破壞脊椎這條大樑的構造,身體將如危樓,軀幹不但再也沒有辦法承受體重及運動,脊椎內的脊髓也可能引發病變而導致手腳的癱瘓以及劇烈的神經痛。手術重建這條大樑是當務之急。
  3. 脊椎脊髓腫瘤手術方式:
    • 腫瘤切除手術:A.完整切除腫瘤、B.保留神經功能
    • 椎體間骨融合內固定手術:恢復脊椎穩定
    • 骨水泥注射:控制疼痛
    • 假如是轉移性腫瘤,也可接受全身性的化學治療。術後還有些神經功能損傷者,在接受復健治療後,也會有某些程度的功能恢復。

 

頸椎椎間盤突出症

一、病生理機轉

當隨年齡增長時,椎間盤退化向後突出。且頸椎的關節也退化,造成骨頭的增生。造成頸椎的不穩定,且增加頸椎活動度,也加重了椎間盤的壓力。最後造成了椎間盤突出、韌帶增厚及骨刺的生長。若壓迫了神經,便會產生症狀。

  1. 頸椎椎間盤突出的臨床表現
    • 頸部疼痛:通常病人會感到脖子後面、後腦部、兩肩胛間疼痛。這痛可能會隨著頸子活動而加劇。
    • 頸部神經根病變:若壓迫了神經根,會造成沿著神經分部的範圍疼痛、感覺或運動功能障礙,如肌肉張力減弱、肢體感覺異常及麻木、手反射減弱或消失。
    • 頸部頸脊髓病變:嚴重著可能會造成步伐不穩,雙手活動變的笨拙,穿衣,寫字,拿筷子吃飯都有困難。最後甚至會造成大小便失禁,下半身或全身癱瘓。
  2. 頸椎椎間盤突出的診斷檢查
    • 一般放射線檢查 (Plain X-rays)
    • 脊髓攝影 (myelography)
    • 電腦斷層攝影檢查 (Computed Tomography)
    • 核磁共振攝影 (MRI)
  3. 頸椎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大多數椎間盤突出著在患病初期均採非手術療法,但若有進行性的神經功能障礙出現時,則需積採取手術治療
    • Anterior approach(前方手術)  :主要治療脊椎前方之病變包含椎體、椎間盤及脊髓前方之病變壓迫等。
      • 椎間盤切除手術
      • 骨融合手術(自體骨融合,人工骨架cage骨融合)
      • 鋼板內固定手術
      •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
      • 第2頸椎齒狀突固定手術
    • Posterior approach(後方手術):治療椎體後方、椎板、椎小關節、黃韌帶、脊髓後方病變,需多節椎體手術或手術需延長至顱骨或胸椎之內固定及骨融合之患者。
      • 椎間盤切除手術
      • 後位內固定及骨融合手術

二、頸椎人工椎間盤手術

頸椎人工椎間盤換置手術是治療頸椎椎間盤突出症及頸椎骨刺壓迫神經,不必再像以往骨刺切除後需移植自體骨頭或人工骨架做骨融合手術,效果極好,恢復又快,更沒有頸部僵硬、及相鄰節退化之後遺症,是非常值得推廣之醫療新技術。

  1. 人工椎間盤術有以下優點:不僅縮短了手術的時間,簡化了手術操作,而且不需要取骨、植骨,減少了患者許多痛苦;在─定程度上保持或增加了病變椎節的活動度,減少了因病變椎節融合固定後相鄰椎節負荷增加的現象,減緩了鄰近椎節由此而產生的退變。
  2. 人工假體較好的彈性有一定的撐開作用,對預防和改善成角畸形有很大幫助,醫用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對術後CT、磁共振成像檢查沒有任何影響,萬一手術失敗,可以用植骨融合術進行再補救。
  3. 頸椎人工椎間盤手術適應症
    • 頸椎椎間盤突出症
    • 頸椎管神經孔狹窄症
    • 頸椎椎間盤受損產生之疼痛、神經壓迫等
    • 適用單節或雙節段病變

閱讀更多:衛教文章 

 

骨質疏鬆症

在人體老化的過程中,骨質疏鬆症是一個很難去預防的疾病。在醫院常會看到許多中老年病患因為不小心跌倒或扭傷就發生髖部或手臂骨折,有的甚至只是咳。大部份人體內儲存的骨質合量約在15~25歲達到最高點。一生中人體骨質達到骨質頂點的年齡愈大,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愈低。男性每年約減少0.3%的骨質,女性則是0.5%,且女性停經後可達到每年損失2~3%的骨質,此現象甚至持續5~8年。

  1. 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
    • 家族史:若家庭成員中有骨質疏鬆病史者
    • 身高變矮:可能因椎間盤退化、脊椎側彎及脊椎壓迫性骨折使然
    • 背痛:起身、轉動身體持續的背痛也有可能是脊椎骨折的訊號
    • 慢性疾病患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及肝臟疾病患者,亦會提高骨質疏鬆症罹患機率。
    • 鈣質攝取不足
    • 癮君子及酗酒者
    • 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者-可能因骨質含量變少及肌耐力降低而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 少運動者
  2. 骨質疏鬆的臨床症狀
    • 背痛:背痛的程度是因人而異,輕者不影響日常之工作,重者甚至無法坐或站立,必須要臥床休息。
    • 胸腰椎骨折常常是多節連續發生,在X光上有時會成楔狀或魚骨似的上下兩邊凹陷狀。骨折最好發的部位是在胸腰椎交界處。
  3. 骨質疏鬆的鑑別診斷和檢查
    • 胸腰椎X光檢查
    • 定量超音波
    • 骨質密度檢查確認骨質疏鬆的嚴重程度
  4. 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
    • 保守療法 :
      • 一般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包括補充維他命D、鈣質及使用性荷爾蒙或抑鈣素。同時應教導病患注意營養,鼓勵患者多活動,接觸陽光等等。
      • 當壓迫性骨折發生時,在急性期多臥床休息或使用一般的止痛藥來緩解疼痛。
      • 背架的使用,可降低脊椎關節的活動,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 外科治療 :
      • 內固定手術-適應症只有極少數的年輕患者,因合併有不穩定及神經壓迫症狀,而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年長病患通常因骨質不佳,若接受手術治療則易導致金屬內固定物無法支撐脊椎,反而會因內固定鬆脫而需要另一次的手術,因此一般不建議施行內固定手術。
      • 椎體整形手術-人工骨水泥經皮椎體形成術,實為高年骨質疏鬆病患壓迫性椎體骨折而引發嚴重背痛病人的一種安全、簡單有效的治療,病人不再需長期臥床,不僅可以減少併發症。
    • 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 : 一般建議的鈣質補充每日為1200毫克,而維他命D為 800國際單位。若是65歲以上則建議高鈣攝取,每日量為1500毫克。除了鈣質與維他命D的補充外,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建議一周至少 3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快走、慢跑、重量訓練、跳繩或球類運動等。。適量運動的老人統計上有意義的減少骨質疏鬆症合併骨折的機率。停經後的婦女適量的女性賀爾蒙補充也能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閱讀更多:骨質密度檢查我該做嗎?

閱讀更多:骨質疏鬆該怎麼治療? 》

 

終結下背痛、頸椎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台中脊椎外科首選澄清醫院

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常常造成老年人嚴重的背痛和駝背,影響日常的生活。要防止它的發生,應從日常的飲食和運動做起。有明顯骨質疏鬆的患者更應避免負荷重物、彎腰,同時要防止跌倒。

本院脊椎外科全體醫護人員兢兢業業、盡心盡力、不斷改善醫療及服務品質,為病患服務。除了照顧門診病患外,也負責相關急診病人的緊急醫療服務,以人性化的服務及視病猶親的態度,用心照顧每一位病患,提供高品質的診斷及治療服務。

我要掛號-脊椎外科門診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