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系

糞便檢查是陽性怎麼辦?是大腸癌? 醫師呼籲:要做大腸鏡檢查

分享:

大腸癌於近幾年位居癌症十大死因第三名,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從民國95年攀升,連續15年發生人數都盤踞10大癌症之首。早期大腸癌無症狀,提醒民眾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篩檢為陽性個案者建議及早做「大腸鏡檢查」,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及治療。本文將由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詳細解說大腸鏡檢查、糞便潛血檢查、診斷為陽性,以及大腸鏡檢查的三種結果,讓您有更深入的了解。

|點擊預約:我要掛號大腸直腸科諮詢|

什麼是糞便潛血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Fecal Occult Blood Test, FOBT)是一種醫學檢查方法,用於檢測糞便中微量的隱血(不肉眼可見的血液)。檢查的目的是發現消化系統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例如胃腸道出血、腫瘤、潰瘍或其他疾病。

糞便中檢測微量血液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化學法和免疫法。化學法通常使用一種特殊的試劑,能夠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發生化學反應,導致試劑變色。免疫法則使用特定抗體來檢測血紅蛋白或人類血紅素。

糞便潛血檢查是一項簡單、非侵入性的檢查,可以在家中完成。通常,醫生建議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作為篩查腸道疾病的一部分,特別是大腸癌的早期檢測。如果檢查結果呈陽性(即檢測到潛血存在),可能需要進一步進行其他檢查,如結腸鏡檢查,以確定出血的來源和評估病變性質。

大腸直腸癌在早期是沒有徵兆的,等到腫瘤大到一定程度,造成壓迫腸道或腹腔,甚至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才會有腹痛、腹脹、無原因的便秘、血便、或裡急後重等現象,待此時再來治療,通常已錯失良機,造成不好的預後。另外,許多大腸息肉在演變成大腸癌前,亦不會有其他徵兆,只有作糞便潛血檢查才能發現息肉的存在。因此,定期每兩年作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相當重要。

糞便潛血陽性原因 有哪些?

若糞便潛血檢測為陽性除了腫瘤的可能,也可能代表下消化道有某部份出血,或是有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痔瘡、息肉、腫瘤、先天性腸道病變等因素所引起,所以陽性不等於就有大腸癌。反之,若檢測試結果為陰性,也不代表就絕對未罹患大腸癌,因此還是必須藉由大腸鏡做徹底的檢查及確認糞便潛血陽性的真正原因。

陽性必須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是一個可彎曲和操縱的檢測儀器,進入直腸並探入可能會長息肉的部分做採樣檢體,並偵測大腸內部有無異常細胞變化的檢測,醫師可藉由即時影像觀察大腸狀況,有必要可直接移除該大腸息肉。當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陽性,出血原因也有可能是來自痔瘡、息肉等,所以必須再以大腸鏡進一步確認。

澄清醫院採無痛腸胃鏡檢查,主要是由麻醉科醫師於檢查前先做身體評估並於檢查時全程監控,先給受檢者適量的靜脈麻醉劑注射,讓他們處於睡眠狀態接受腸胃鏡的檢查,在檢查過程中要隨時關注受檢者的呼吸狀態和生命跡象,讓執行腸胃鏡檢查的醫師有更充裕的時間做完整的判斷,這樣的無痛腸胃鏡檢查,不會讓受檢者有不舒服和精神緊張。據統計,在澄清醫院約提升20%的受檢率。

大腸鏡檢查的3種結果

大腸鏡檢查後,通常醫師就會跟患者說明檢測的結果,包括有無大腸息肉、移除細胞組織等等,此外,患者也會收到該檢測結果的正式報告。以下為三種檢測結果

•陰性結果:大腸中沒有發現息肉或癌細胞,按照患者的大腸健康狀況,醫師可能會建議一到十年內再做檢測。

•陽性結果:大腸中發現息肉或癌細胞,按照息肉的大小和數量,患者或許需要進行更嚴謹的檢視。此外,也有可能是非大腸癌的大腸症狀,像是痔瘡、克隆氏病、憩室炎或潰瘍性結腸炎。

•檢測誤差:醫師對該大腸鏡檢查結果抱有懷疑,可能會希望患者在短期內再做一次檢測。

通常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齡以六十到八十歲者最多,如果依大腸瘜肉演進至惡性癌腫瘤的時間為十至十五年的病理特性來看,四十歲以上民眾接受早期篩檢是絕對有其必要。大腸直腸癌篩檢方式包括糞便潛血試驗、大腸內視鏡檢等方式,尤其大腸內視鏡檢查已可做無痛式檢查,是目前診斷大腸直腸癌較好的方式。民眾如有大便習慣改變、血便、長期便秘或大便變細,一定要趁早做進一步的檢查。

|點擊預約:我要掛號大腸直腸科諮詢|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