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胸腺長腫瘤」,很多人直覺就想到「是不是癌症?」其實,胸腺瘤多半屬於生長比較緩慢、惡性程度較低的腫瘤,不過一旦發生,嚴重有可能會壓迫到心臟、氣管等鄰近器官,導致呼吸困難、胸悶等。
胸腔外科賴重佑醫師兼外科部主任提醒,胸腺瘤大多預後良好,若能在早期發現並手術完整切除,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胸腺瘤是癌症嗎?胸腺瘤與胸腺癌的差異
胸腺瘤並不等於胸腺癌,「胸腺瘤」屬於生長速度慢、惡性程度低的腫瘤。長在前縱膈腔,也就是胸骨後方、心臟前方的位置。
醫師指出,儘管WHO在2015已將胸腺瘤歸類於惡性腫瘤,若屬於包膜完整的胸腺瘤,只要透過手術切除後,五年存活率仍可高達 90%以上,多數患者恢復狀況良好。
相對來說,「胸腺癌」是惡性度高的腫瘤,比較棘手,且更具侵略性,不僅容易侵犯周圍器官,也較容易轉移,五年存活率大約只有30%~50%。
胸腺瘤症狀有哪些?
胸腺瘤因為位置特殊,可能壓迫周邊器官,引起不適症狀。要注意的是,胸腺瘤還可能和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大約 3-5成的胸腺瘤患者,同時合併「重症肌無力」,還可能出現神經肌肉方面的問題。以下是胸腺瘤常見的5大警訊:
- 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如果腫瘤壓迫到氣管或支氣管,病人可能會覺得胸悶、喘不過氣,有時還會出現持續性的咳嗽或喘鳴聲。
- 吞嚥困難:腫瘤壓迫或侵犯食道時,進食就可能變得困難,甚至影響到營養攝取。
- 上半身水腫:腫瘤如果壓到上腔靜脈,可能導致「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出現臉部浮腫、雙手腫脹,甚至胸口靜脈鼓起的狀況。
- 胸痛與全身疲倦:當腫瘤侵犯胸膜或神經,會造成局部胸痛;有些人則會長期感到容易疲累。
- 重症肌無力:患者可能會有眼皮下垂、講話含糊、吞嚥困難、近端肢體肌肉無力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