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症是什麼?
西元1932年由Crohn克隆所發現的克隆氏症是一種慢性或急性、會反覆發作在不同腸道的小腸或大腸全層厚度之腸道發炎疾病,成因主要與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腸道細胞,導致持續性發炎。最常見於20至40歲的青壯年,近年亞洲因飲食西化(高油高糖),病例數也逐漸增加。反覆發作影響年輕族群工作,就學等等也會有提高罹患腸癌的風險。
克隆氏症的常見症狀與併發症
克隆氏症的症狀容易反覆發作,且短期內不易緩解。如果未及時診斷與治療,病情會更惡化,導致併發症發生,最嚴重可能會致命。
克隆氏症主要影響消化道的部位,導致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腹痛或絞痛、食慾不振導致體重下降、發燒疲倦、口腔潰、肛門疼痛等。
如果未妥善治療,可能引發以下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