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許姓男子,因腹脹數天沒排便來到急診,經檢查發現大腸癌造成腸阻塞,緊急大腸支架放置後安排外科手術,結果病理證實大腸癌第三期,術後還要進一步的化學治療。原來許先生的症狀已經持續半年多了,但因不了解大腸鏡檢查,並以訛傳訛聽說檢查痛苦又可怕,所以他一直逃避。
其實瘜肉是演變成大腸癌的主因,研究證實由篩檢發現大腸瘜肉並切除可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76-90%,死亡的機率也下降53%。所謂瘜肉(Polyp)跟結節(Nodule)都是身體內細胞的增生,結節長在體內實質器官如肺、肝等地方;瘜肉則多在中空組織如鼻、膽囊、胃、腸,而大腸瘜肉,最常見的是增生型瘜肉跟腺瘤型瘜肉。
澄清醫院透過窄頻內視鏡系統(NBI)進行大腸鏡篩檢,已有95%的正確鑑別率,可單從內視鏡來判斷受檢者的瘜肉類型。
增生型瘜肉成因不明,一旦生成大都不會消失,但這類瘜肉不一定要切除,普遍不會變大腸癌;腺瘤型瘜肉則與後天習慣有關係,要趁小割除,瘜肉切除需要考慮大小、形態及生長的位置來決定切除方法。
腺瘤型瘜肉的篩檢預防是關鍵,遠離大腸癌需要建立的好習慣:
1. 不姑瘜養奸:
越小的腺瘤型瘜肉只要夾除就好,但瘜肉越大要電燒切除,甚至若確診大腸癌,部分侵犯到黏膜下層的病患,可能要接受開刀治療,還要擔心癌症轉移風險。受檢者應該要積極的篩檢心態,選擇精密儀器配合專業醫師操作。
2. 無痛大腸內視鏡的檢查頻率:
首次無痛內視鏡後,如被偵測出腺瘤型瘜肉,建議於1~2年再次追蹤。
3. 受檢年齡提早到35歲:
大腸健康檢查年齡多建議從40歲開始。然而大腸癌發生年齡正在年輕化,若是高風險族群,更早期的預防可以考慮從35歲開始。
4. 良好的飲食做息:
除了運動,正確飲食絕對是預防腺瘤型瘜肉的好習慣,避免吃紅肉、加工食品、燒烤等食物,不少研究顯示攝取葉酸、大蒜對減少大腸癌有所幫助。
(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服務項目:全身健檢/高階健檢/血液淨化/營養保健/亞健康調養醫學)
延伸閱讀
您可能有興趣閱讀
媒體報導-胃痛吃成藥10年 胃潰瘍轉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