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記者 蘇金鳳
7旬翁食道癌復發吞嚥困難 正子斷層揪出癌細胞

1名70歲男性患者在6年前因食道癌手術並重建食道,半年前因出現吞嚥困難而求醫,但經胃鏡檢查、胸部電腦斷層、切片檢驗均未明顯發現有癌復發跡象,但因該患者的血液癌指數稍高,經正子電腦斷層造影赫然發現在重建食道接管處有癌細胞蹤跡,經自費光子刀放射治療後,癌腫瘤已消失,血液癌指數已降到標準值。
澄清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楊朝瑋表示 這件食道癌復發個案,並非檢查檢驗有問題,而是正子電腦斷層造影看得到癌細胞的代謝性,在高感度藥物引導下,能夠看到癌細胞吸收藥物後的代謝,會比一般檢查檢驗的影像更高階更精準,癌細胞代謝後造影影像就會呈現出它蹤跡。
這名患者6年前接受食道癌手術並重建食道很成功,半年前因出現吞嚥而到醫院求診,第1次做了胃鏡檢查、胸部電腦斷層、切片檢驗均未發現有癌復發跡象,再做血液癌指數檢查,指數為2.5(正常值為1.5以下),再做胃鏡檢查還是找不到癌復發情形。

楊朝瑋表示,1個月後,該患者的血液癌指數已攀升為3.8,接受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後,影像顯示在6年前重建食道的接管處有癌細胞蹤跡,是食道癌復發,且轉移到鄰近淋巴,在正子電腦斷層影像引導下,再精準取樣切片檢驗後證實是食道癌復發,啟動癌症醫療團隊為病患量身打造醫療計畫。
該患者經光子刀每天一次放射治療6週後,約2.5公分的復發食道癌已消失,其血液癌指數降為0.7,因有淋巴轉移持續接受化學治療,目前已完成所有療程,回診都狀況良好。
為何病理切片和胸部電腦斷層都未發現癌症復發蹤影?楊朝瑋指出,病理切片容易被患者重建食道接管處的纖維化或發炎變化干擾,胸部電腦斷層看到的是器官的結構性,而正子電腦斷層看到的是癌細胞的代謝性,更能精準觀察到癌細胞復發和轉移的位置,提供醫療團隊最精準的癌症醫療。
媒體報導情形:自由時報、壹蘋新聞網、中廣新聞網、健康2.0、LINE TODAY、奇摩新聞、新生報、好醫師新聞網、匯流新聞網、PChome新聞、msn新聞、LIFE新聞、台灣旅行趣、中華日報、鏡週刊新聞網、台灣調查網、趨勢民調、獨家報導
【您可能有興趣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