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專區

6旬婦靜脈曲張惡化 醫:心肺衰竭、肺栓塞機率高

整形外科
分享:

中央社/記者  郝雪卿

6旬婦靜脈曲張惡化 醫:心肺衰竭、肺栓塞機率高

台中60歲婦人受靜脈曲張困擾,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說,婦人已惡化近第5期,腿部色澤變深、有濕疹與硬結,代表下肢血液無法回流,肺栓塞、心肺衰竭、缺血休克機率高,不可輕忽。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今天表示,這名60歲婦人已受靜脈曲張困擾6年,尤以右腿搔癢、腫脹、浮青筋等症狀日益嚴重,期間遍尋名醫嘗試各種療法,仍沒有得到好轉,5個月前就診,發現已是靜脈曲張第4期,趨近第5期了。經進行微創靜脈曲張抽除手術,將病變的靜脈完全挑除,穿3個月彈性襪,目前順利康復。

呂明川透過新聞稿說明,靜脈曲張依據患部位置、原因、面積等要素,判定其嚴重程度,而患者即將惡化至第5期,是很危險的級別,腿部皮膚色澤變深、有濕疹與硬結、患者本身感到非常不舒服,這代表下肢血液無法正常回流心臟,有更高機率發生肺栓塞、心肺衰竭、缺血休克,因此萬不可輕忽。

6旬婦靜脈曲張惡化 醫:心肺衰竭、肺栓塞機率高

有關靜脈曲張的治療方式,呂明川強調,當保守治療無效,會建議侵入性療法,微創靜脈曲張抽除術能精準定位患部、局部麻醉,以小切口進行曲張的靜脈勾除,縮短恢復期、減低疼痛、快速康復、降低風險,且不用擔心會再復發。

呂明川提醒,靜脈曲張是常見的慢性疾病,年紀、懷孕、菸酒檳榔食用者與久站久坐行業別,都是高風險群,務必留意做好預防,建議避免長時間久站久坐、定期運動促進循環、做好體重管理、均衡飲食,並適度抬腿與按摩以舒緩下肢壓力,如有發現輕微的血管擴張、皮膚搔癢、腫脹、變色,可能是初期或前兆,要及早就醫預防病程發展。

原文報導連結

媒體報導情形:中央社、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廣新聞網、健康2.0、南華報、yahoo新聞、ETtoday新聞雲、大宇宙新聞、msn新聞、LIFE生活網、世界新聞、WNEWSS、中華日報

我要掛號呂明川醫師門診

【您可能也有興趣閱讀】

準新娘耳廓缺損 自體肋軟種出如真耳

整形外科新技術!用「這1物」取代縫線 術後傷口癒合更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