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專區

花錢沒節制 整天疑神疑鬼

身心門診
分享:

一位生性節儉樸實的48歲已婚女性,突然買了新車和許多亮麗的衣服;另一位50歲已婚男性出現疑神疑鬼的異常行為,經醫師追根究底,竟發現者兩人都是末期腎衰竭的洗腎病患,是情緒和腦部出現變化,分別出現了躁症和失智症的症狀。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內科主治醫師陳怡如表示,末期腎衰竭的病患,加上洗腎往往造成身心衝擊,一旦出現睡眠或情緒方面的困擾,應即早求醫,以免病情惡化。

這位已婚的上班族女性,過去職場表現相當好,同時也能兼顧家庭,身體健康方面,十年前被診斷高血壓、糖尿病,雖然使用藥物控制,但近年來腎功能逐漸惡化,在兩個月前開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療。隨著尿毒症狀的緩解,病患身體的狀況也有所改善,但大約一個月前開始,家人觀察到病患和家人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多,伴隨的症狀包括:比以往更有自信、話多、晚上不睡覺、花錢沒有節制、買了新車和許多衣服。

陳怡如醫師指出,這位女性患者經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及腦波檢查,並未發現特殊異常,其情緒行為的異常為典型躁症表現,雖然在臨床上,不少洗腎患者都可能出現憂鬱狀態,但正如此個案,國外亦曾發表過洗腎而發生躁症的個案報告,此患者經藥物治療控制,成效不錯,目前已減少用藥量。

另一位男性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近20年,維持胰島素及藥物控制,但血壓控制並不理想;於兩年前腎功能逐漸惡化,去年6月開始進行一週三次血液透析。據患者妻子描述,洗腎後不久,情緒明顯不穩定、躁動,晚上易發脾氣,甚至出現疑神疑鬼的情形,整天懷疑有人在監視他。幾個月後,更注意到記性持續退化,表情呆滯,言語表達僅有簡單字句,連吃飯洗澡都需家人協助。

陳怡如醫師指出,該患者經腦部核磁攝影檢查,評估為血管性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其腦部病變、認知功能損傷,可能和腦血管硬化,尿毒或洗腎至代謝異常有關,醫學文獻也指出,接受洗腎患者合併失智症的發生率約為4.2%。目前該病患由身心內科和神經內科共同給予藥物治療,以減緩其失智速度和情緒控制。

台灣洗腎人口一直高居不下,雖於近幾年政府積極推動腎臟病防治,每年透析人數仍約有6-7萬人,末期腎衰竭面臨不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在治療期間需承受許多生心理及社會的壓力,不論洗腎過程及副作用的不適、飲食的限制、生活層面的調整,在在對其心理精神都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陳怡如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患及洗腎患者,不要輕忽可能面臨的睡眠甚至是情緒方面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