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一位59歲女性近半年常被惡夢嚇醒,發現枕頭套被汗濕,身上卻不流汗,睡不著、焦慮、口乾舌燥也跟著纏身,雖曾就診身心科、婦產科、免疫風濕科等都找不出病因;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葉守正表示,這樣的症狀的確很詭異,經多巴胺核子醫學掃描,發現基底核不對稱,診斷為前期帕金森氏症,需提早發現此疾病,在治療上才有更大機會防止其惡化。
早發現 較有機會防止惡化
葉守正表示,該名患者走進診間,表情平淡,連眨眼都顯得不自然,請她做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快速碰觸動作,標準每5秒要15次以上,她才10次;平舉雙手,右手有非常微小的顫抖。經再進一步做多巴胺核子醫學掃描,發現其成對的基底核影像不對稱,確診罹患前期帕金森氏症。
患者半年來出現惡夢連連、頭汗症、口乾舌燥等症狀,葉守正認為,顯然不是自體免疫問題的休格蘭氏症候群乾燥症,而是神經退化所引起的乾燥症,而頭汗症是因身體不出汗的代償現象,汗水集中往頭部才會汗濕了枕頭套,不是因惡夢而嚇出冷汗。
前期帕金森氏症也會表現出乾燥症的症狀,是由於自律神經退化,要詳細鑑別診斷才不會發生誤診,讓病患吃了免疫藥劑,反而對身體不好。而由於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腦幹也會產生病變,而腦幹與睡眠遙控有關,是頻繁惡夢的原因。
葉守正指出,婦人的帕金森氏症若未提前診斷出來並治療,約兩年後就會出現休息時手抖、走路變慢,甚至有駝背的情形。
多運動和攝取抗氧化食物
對前期帕金森氏症的治療,除吃藥外,也鼓勵患者多運動和攝取抗氧化食物,如綠花椰菜、菠菜等深綠色蔬菜,富含β胡蘿蔔素的海苔海帶、小番茄、胡蘿蔔等。
有國外研究報告指出,常做惡夢時會喊叫或伴隨有肢體動作的人,在10到12年後,約有近90%比率會出現帕金森氏症,因此,帕金森氏症能越早診斷出來是醫療上的重大挑戰。
葉守正表示,在他的門診中,一年約診斷出50多位的前期帕金森氏症患者,男女比率差不多,年齡都在50到60歲之間,最常出現的症狀是口乾舌燥、眼乾、睡不著、焦慮、便秘、嗅覺失調、頭汗症等,有類似症狀就應儘早就醫。
相關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中廣電台、全國廣播、好醫師新聞網、中華日報、健康2.0、Yahoo奇摩新聞、新浪新聞中心、HiNet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