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專區

一次搞懂兒童施打疫苗10個QA

分享:

Q1.COVID-19疫苗能預防「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嗎?
  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是一種與COVID-19相關的罕見疾病,會引起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和眼睛的發炎症狀,可能會很嚴重而需要住院治療。目前導致PIMS-TS/MIS-C的原因不明,但可能與SARS-CoV-2病毒感染有關。據估計,每2,500名感染SARS-CoV-2的兒童中約有1名發生PIMS-TS/MIS-C,通常在感染後2至6週發生。
  COVID-19疫苗可能預防PIMS-TS/MIS-C,因為它們降低了感染SARS-CoV-2的可能性,而 SARS-CoV-2是誘發此疾病的原因。一項來自法國的研究顯示,12至18歲的青少年與未接種疫苗的青少年相比,接種過1劑 Moderna或Pfizer疫苗的青少年PIMS-TS/MIS-C發生率較低。美國的一項研究估計,Pfizer疫苗在預防12-18歲青少年PIMS-TS/MIS-C的有效性為91%。在這項研究中,所有病危的PIMS-TS/MIS-C患者均未接種疫苗

Q2.COVID-19疫苗會導致「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PIMS-TS/MIS-C)」嗎?
  不會,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接種COVID-19疫苗會導致PIMS-TS/MIS-C。有一些關於COVID-19疫苗接種後幾週內發生PIMS-TS/MIS-C的病例報告,但這些並不能證明具有因果關係。並非所有疫苗接種後發生的不良事件都一定是由疫苗引起的。
  美國的一項研究調查接種疫苗後的PIMS-TS/MIS-C病例,發現截至2021年8月31日有21 例潛在的可能病例。然而,在這些病例中,71%以前感染過SARS-CoV-2。該研究顯示,在以前沒有感染過SARS-CoV-2的人中,PIMS-TS/MIS-C的發生率為0.3/每百萬接種疫苗人數)。

Q3.COVID-19疫苗會對兒童造成永久性傷害/長期副作用嗎?
  疫苗出現罕見副作用的風險很小,疾病本身相關的風險要大得多,因此接種疫苗的好處大於風險。國外已有Pfizer和Moderna疫苗獲准用於兒童,以保護他們免受COVID-19的侵害,國內目前為Moderna疫苗獲准用於6至11歲兒童。國外已核准這兩種mRNA疫苗都與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罕見副作用的風險有關,但感染COVID-19存在更大的風險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或更嚴重的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
  疫苗接種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的臨床預後多數良好,病例多數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接種第二劑後發生率高於第一劑,40歲以下男性發生率較女性及其它年齡層男性高。但我們仍提醒,接種疫苗後28天內若發生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例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務必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同時臨床醫師需鑑別診斷是否為SARS-CoV-2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或其他病因引起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
  接種COVID-19疫苗可啟動免疫系統以防止SARS-CoV-2感染和疾病。當其他疫苗發生罕見的嚴重/永久性不良事件時,通常是在接種疫苗後不久(通常在6週內)發生,因此在接種疫苗數年後不太可能出現接種疫苗的不良事件。mRNA COVID-19疫苗接種後,mRNA進入體內後很快便被代謝排除。目但由於mRNA疫苗是一種新的疫苗,因此接種數年或更長時間後對健康的影響尚待觀察

Q4.有潛在健康問題的兒童,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接種的禁忌症包括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除禁忌症之外,建議患有潛在慢性疾病的兒童接種 COVID-19 疫苗,特別是他們的疾病狀況可能會增加患重病的風險,建議儘快接種並完成建議的接種劑次。接種前請諮詢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以便了解特定的健康狀況是否會增加嚴重 COVID-19 的風險。

Q5.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的兒童,是否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
  大多數情況下,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兒童和成人應在接種疫苗前後繼續進行常規治療,不應在接種疫苗(包括COVID-19疫苗)之前或之後停止服藥。但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可能會建議人們延遲接種疫苗或延遲特定藥物治療:如果注射部位出血或瘀傷的風險很高,可能會建議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延遲接種疫苗。大多數服用穩定劑量抗凝血劑的人,可以在病況穩定的情況下接種疫苗。
  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包括化療)者感染COVID-19後嚴重度較高,因此接種COVID-19疫苗是很重要的。這些患者治療週期中可能有一個時間點,預計會對疫苗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或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暫停一劑免疫抑制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對疫苗的免疫反應,故應與醫生討論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

Q6.兒童感染COVID-19後,是否仍應接種COVID-19疫苗?
  是的,雖感染COVID-19後人體會產生有助於預防SARS-CoV-2感染的抗體,稱為自然免疫,但自然免疫可持續時間尚不清楚,故孩童已痊癒後,仍應依時程接種COVID-19疫苗。然而,感染COVID-19後短期內再次感染的風險可能會降低,SARS-CoV-2確診者建議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至少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COVID-19疫苗

Q7.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後,是否應避免任何活動?
  接種COVID-19疫苗後,兒童可以繼續進行所有日常活動。如果他們在接種疫苗後無特殊身體不舒服,可以繼續日常運動,若感覺不適(例如發燒或疲倦),建議休息並視需要就醫診治。

Q8.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後,是否會感染COVID-19?
  兒童不會藉由接種COVID-19疫苗而感染COVID-19。COVID-19是受到可以在人體內繁殖的活性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目前全球供應的任何COVID-19疫苗都沒有含活性冠狀病毒。
  接種疫苗可幫助我們免疫系統學會如何辨識和抵抗SARS-CoV-2病毒,過程中有部分人可能會出現發燒症狀,是接種疫苗後可預期的反應之一,並非代表是感染COVID-19的症狀。疫苗接種需要2週後才能產生免疫力,大多數COVID-19疫苗需要接種兩劑基礎劑才算完成接種,因此過程中也有可能因暴露而受到感染,並非並非接種疫苗所致。

Q9.如果我的孩子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他們上學是否安全?
  COVID-19 在學校環境中的傳播較家庭環境少,如果您的孩子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他們仍可上學。但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一般而言,兒童感染COVID-19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且由於我國12歲以上完成兩劑COVID-19疫苗接種率高,因此兒童亦可受到某種程度的保護。但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將對個人與群體產生保障。

Q10.為什麼不同國家的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政策不同?
  截至2022年1月27日,全球共127個國家開放5歲以上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然而,基於患有潛在疾病的兒童併發重症/死亡率較高,有些國家是將患有中度至重度疾病的兒童列為優先接種對象,而非開放所有兒童皆可接種。
  COVID-19 在兒童中引起嚴重疾病的可能性較成人小,且COVID-19疫苗開發初期是以成年人為臨床試驗對象,缺乏在兒童族群使用的實證。隨著疫苗供應增加,陸續有研究證實使用於兒童族群之有效性與安全性,各國乃逐漸開放兒童族群接種疫苗。截至2022年4月中旬,我國12歲以上完成兩劑COVID-19疫苗接種者約84%(以全國人口數為分母,兩劑涵蓋率約76%)。因此,將接續開始6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計畫,以保護他們免受嚴重疾病的侵害,隨著疫情進入社區傳播,亦有可能幫助降低病毒傳播。
 

資料來源:文/CDC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