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社會的高齡化,飲食文化越趨西化,抽菸喝酒人口的年輕化,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的患者增加,近十多年來心血管疾病於國人十大死因中一直緊追著惡性腫瘤排名於第二位居高不下,若將廣義的心血管危險因子所造成的死亡也算在內,死亡人數其實已超過惡性腫瘤,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筆者曾經處理治療過二十八歲的心肌梗塞患者)。
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是如何產生的呢? 血管壁上的動脈硬化斑塊會隨著年齡、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及吸菸等因素增厚,進而造成血管的狹窄,心臟也因此長期缺氧而衰弱,所以時常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胸口悶痛,心悸等不適。若不加以注意,又未適當的治療及控制以上提到的慢性疾病,或再加上暴飲暴食吸菸喝酒,將造成血液容易凝結產生血塊而栓塞,就有機會發生心肌梗塞,嚴重時可產生呼吸衰竭,休克,嚴重的心律不整或死亡。
於中秋節後天氣逐漸轉涼,常可看到各醫療院所中心血管患者增加且死亡率也增加。為甚麼秋冬時會有這樣的現象? 隨著天氣變冷,我們的身體為了抵抗低溫,基礎代謝率提升且血管收縮以維持核心體溫,但此時會增加心臟的負荷且供氧量會較低,也因此原本穩定的血壓及心衰竭變的不好控制。另外,許多人在天冷時運動量減少,又較常攝取高熱量或高油脂的食物 (如火鍋,薑母鴨…等等)或喝酒取暖,這些都容易引起血液黏稠度的變化,誘發血管栓塞。冬天時,較常發生的呼吸道感染,心情低落及較少接受到陽光照射也會引起體內的炎性反應,這些也會增加心血管急症的風險。
所以,即使是冬天,若能配合良好的慢性病治療,足夠的保暖,適當的運動及曬太陽,避免呼吸道感染且適時接種疫苗,維持均衡的飲食並戒菸,身體不適時即時就醫且與醫療人員配合治療,希望人人都能健康的渡過這個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