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

【媒體報導】高科技廠低頻噪音傷耳神經 女工程師戴遮蔽器治好耳鳴

郭哲宏 兼任主治醫師
分享:

聯合報 記者黃寅

在高科技廠上班的36歲女性,連續雙側耳鳴三個月,曾被診斷是焦慮而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睡醒後耳鳴依舊存在。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醫師郭哲宏指出,經詳細檢查確診是因長期噪音造成聽神經受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經量身打造的「耳鳴遮避器」幫助,才解決耳鳴困擾。

這名患者一度懷疑是否因中耳炎引起耳鳴,她曾到診所看診,並未發現耳內的異常,卻一直聽到像指甲刮過玻璃的嘰嘰耳鳴,被診斷是焦慮症引起的耳鳴,開給她一些鎮靜的藥物,幫她好好睡覺。

但是該患者的耳鳴情況相當特殊,經精密聽力儀器檢測,發現在4K頻率的聽力明顯下墜,顯示是受到「噪音」的長期影響,使聽神經受損才引起耳鳴。

該患者認為她的工作環境並沒有刺耳的噪音,在工作機檯只有低沉音頻的聲響,怎麼會是噪音讓她的聽神經受損?

郭哲宏解釋,所謂影響聽神經的噪音,並不代表是那些明顯的刺耳的聲音,而是在一定音頻下的環境,當場雖然未感覺到是噪音,但長期又持續的接收該聲音的影響,仍然會引起聽神經的傷害。

當聽力損失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造成耳鳴。而耳鳴的聲音千奇百怪,可能為單側或雙側,這類的耳鳴在藥物治療較難獲得立即效果,只能保守改善睡眠品質,睡醒後往往又昏昏沉沉,影響工作情緒。

「治療這類耳鳴,最好從聽神經的訓練和大腦的習慣著手!」郭哲宏說,依患者的聽力狀況和耳道結構讓患者量身打造耳鳴遮避器,調整與耳鳴的音頻一致,每天睡眠前放進耳道內佩戴約一小時,開始訓練聽神經,讓大腦感受到這樣的耳鳴音頻是可接受的,經二到三個月的訓練,大腦已經「習慣」,不認為那是無法接受的耳鳴,就再也「聽」不到耳鳴惱人的聲音。

在耳鳴遮避器的幫助下,這位高科技女工程師的耳鳴已完全消失,為了避免再傷害她的聽神經,建議她工作時要戴上耳塞或耳罩。

郭哲宏說,耳鳴的原因很多,耳鳴的困擾往往會伴隨患者的失眠或是極度憂鬱。耳鳴治療好後,其憂鬱情緒也會消失,跟據該門診的耳鳴患者評估,經耳鳴評估檢測後,約有一半以上的耳鳴患者適合以耳鳴遮避器改善,並獲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