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兒科

【媒體報導】非典川崎症發現早 男童病癒

何季麟 主治醫師 兼小兒心臟科主任
分享:

中國時報 馮惠宜

沒有草莓舌,竟然也是川崎症!台中澄清醫院日前收治1名1歲3個月大的男童,因發燒6天合併腹瀉、紅疹就醫,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證實心血管已出現病徵,是不典型的川崎症,幸即時治療恢復正常;醫師提醒,臨床上發現青壯年心肌梗塞常與年幼時罹患川崎症相關,提醒家長莫輕忽不典型的川崎症。

這名男童因發燒6天合併輕微腹瀉及紅疹,但理學檢查無典型川崎病的紅眼、乾裂紅唇或草莓舌,但其左後枕部淋巴結腫起、手腳紅腫,軀幹類似濕疹的癢疹,且肝功能飆升正常兩倍上升。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冠狀動脈發炎合併左冠狀動脈擴張,是少見的不完全型川崎病。

澄清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何季麟表示,川崎病是一好發於小孩的血管炎疾病,尤其喜歡侵犯冠狀動脈,台灣5歲以下兒童發生率約千分之0.6至0.7左右;而非典型川崎病約占臨床川崎病病患15%,因表現輕微或不典型,需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診。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已發現許多病患在罹病2、30年後發生早發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等症狀;因而小朋友發燒5天以上,臨床上有懷疑罹患川崎病的話,應至醫院接受相關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