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門診

正視憂鬱疾患及自殺之發生

陳怡如 主治醫師兼主任
分享:

壓力、情緒、繁忙、輿論...現代人生活中種種因素,憂鬱症患者頻傳,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人數逐年緩步成長,在台灣8.9%的人有憂鬱症狀,約200萬人,其中重度憂鬱者佔5.2%,約125萬人,受到高度關注的演藝圈公眾人物,也有許多案例,近日再次聽聞一位巨星疑輕生而殞落的消息,透過家屬臉書傳達其罹患憂鬱症的近況,喚醒大家對於憂鬱疾患及自殺之發生重視。

 

正視憂鬱疾患及自殺之發生

憂鬱症等於自殺 ? 其實不然,而憂鬱症與輕生的距離不容小覷;縱使在臨床上憂鬱患者的症狀表現有如千面人般,「想離開 」其實是常見症狀之一, 2/3的重度憂鬱症患者曾有輕生念頭,更嚴甚計畫或企圖。

根據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的資料,台灣憂鬱症終生盛行率僅 1.2%,遠低於美國 16.2%,但只有 1/5尋求協助,提出台灣憂鬱症治療有提出台灣憂鬱症治療有 「四大不足 」的現象 - 就醫不足,診斷治療持續未就醫的個案原因包括認識或不願承認憂鬱症,怕標籤化而抗拒治療。 憂鬱症真的不只是 「你想太多 」,確實是一個腦部疾病,需要藉由藥物、心理諮 商,甚至新興的經顱磁刺激術去改善、緩解研究顯示藥物治療有約四成可達復原,也破除一些人認為旦用藥就要輩子依賴它的不當概念。一般民眾如何留意自身情緒是否已達明顯困擾,需尋求協助? 提供簡易快速可自我評測的工具 - 心情溫度計 (如圖 ),對自己近一週的狀態做檢視。

千萬不要忽略了仍有一群 被留下來的人 - 自殺遺族的困境,面對如此重大衝擊,多數幾乎會有複雜的情緒經歷難過、憤怒困惑自責甚至是「我不夠重要 」等,這些沈重的包袱往對往後造成不小的改變。如何協助,讓他(她)們持續學習好活著更是一門重要但不簡單的課題。

 

參考資料來源/
1.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2.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