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門診

青少年的自我傷害行為

陳怡如 主治醫師兼主任
分享:
青少年的自我傷害行為

  14歲國一女孩由父親陪同至身心門診,因情緒低落、對學習缺乏動機、食慾及體重皆下降而就醫。此外,近兩三個月來反覆割腕而留下多道痕跡,常穿著外套企圖掩蓋傷口。在校諮商期間,亦發現長期和母親關係較緊繃及常面對負面評價,情緒因應管道有限。

  評估後,除憂鬱疾患給予藥物治療,對於反覆自傷行為,個案提及「覺得煩,就想割,這樣會好些,沒有真的想不開」;但偶爾還是會出現為何活著,增加家人負擔等結束生命的想法,提醒家人及學校密切留意自殺風險;同時安排心理諮商以認知行為模式協助其情緒調適及期盼減少「非自殺性自傷行為」。

  非自殺性自傷 (Non-suicidal self-injury,簡稱 NSSI) 定義為非因自殺意圖,刻意對自己身體造成的傷害,且此行為是不被社會認可的。常見的方式有割、打、撞、抓等,特別容易在青少年中期出現。

  研究顯示,發現青少年至少發生一次 NSSI 的盛行率約為 17~18%,若是 在有精神疾病的樣本中可高達 60%。長期研究發現 NSSI的高峰在 15~16 歲時,到青春期晚期 ( 約18歲 ) ,會逐漸下降。

  此行為不應只是被視為尋求他人的關注,有可能想感受「我還活著」的感受,或是抒發不愉快、避開不舒服的社交經歷。

  內在壓力因應系統的失衡,情緒調適困難、憂鬱或是常見的社交互動問題,如霸凌、兒童時期的情感虐待皆是造成NSSI 可能的因素或危險因子,近1/3的青少年因此曾透過網路求助,然這些社群活動或許有益處(減少社交孤立、強化自我療癒),也可能反而造成傷害(強化其自我傷害的衝動)。在身心科的治療方面目前仍以心理治療較為有效,而藥物治療則缺乏證據。

  最重要的是,謹慎評估這些青少年的其他相關狀況,如: 睡眠品質、是否有物質濫用、性格特質和家族有無自傷行為史等,有助於辨識未來自殺風險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