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的慢性腎病「獨立危險因子」
一位痛風多年的25歲年輕人,喜愛美食不忌口,吃完火鍋因痛風發作,求醫發現他的腎功能只剩十分之一,瀕臨洗腎邊緣。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賴建賓表示,美國醫界已新發現一些慢性腎臟病的新指標和獨立危險因子,呼籲民眾多加小心。
這位男性年輕人在20歲左右就知道自己有高尿酸的問題,在痛風偶爾發作時才吃藥,從不遵從醫師指示作飲食控制,某天晚上吃完火鍋因痛風發作,才勉強至診所求治,意外發現腎功能只剩十分之一而轉至澄清醫院腎臟科門診,當時他的肌酐酸值達七點五,是正常值的五倍以上,幾乎已面臨緊急洗腎的命運。
賴建賓醫師指出,年紀輕輕,腎功能卻這麼不好的病例的確少見,慢性腎臟病是一種低自覺性、高盛行率的疾病,貧血、高尿酸血症、夜間頻尿、及有腎病的家族史,這些都是新發現的慢性腎病獨立危險因子。
在國外的相關研究上,由美國北加州最大的私人健康管理機構(Kaiser Permanente of Northern California) 在奧克蘭及舊金山所主導的MHTSP (Multiphasic Health Testing Services Program) 計畫,研究族群囊括了從1964年6月1日至1973年8月31日共177570位病人,探討他們在2000年12月31號之後發生末期腎病或死亡的危險因子。
在高尿酸血症方面,罹患腎病的危險機率增為兩倍以上,在貧血上也可看成類似的獨立危險因子,危險機率增為一點三倍。另外,自述有夜間頻尿的情形,危險機率增為一點四倍、及有腎病的家族史者危險機率增為一點四倍。
對於舊危險因子中,有兩類最為關鍵:其一為蛋白尿,其二為肥胖(三高)。賴醫師表示,一般來講,蛋白尿最關鍵的重要性是,即使是微量的蛋白尿也會使日後末期腎病的危險比增加兩倍以上。許多研究也強調肥胖及末期腎病的強烈關聯性。其他已廣為熟知的危險因子包括血清肌酐酸上升、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人等。
這位年輕的腎病患者,經藥物治療及配合飲食控制後,他的肌酐酸指數已有明顯下降。賴醫師建議,若有以上危險因子,應定期至腎臟科門診追蹤。聽從醫囑嚴格飲食控制,併按時接受藥物治療,以期減緩慢性腎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