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路會卡卡、上下樓梯膝蓋痠痛、久坐後起身更是舉步維艱?其實,這些不只是老化現象,可能是「髖關節退化」的警訊!
洪舜奕醫師指出,人體有超過200個關節,每個關節都有發炎或退化的可能性,一旦軟骨有磨損或受傷,它無法自行修復,就會導致關節發炎與摩擦,造成疼痛。

髖關節退化、疼痛,走路卡卡影響生活?
當軟骨磨損、骨頭直接摩擦,就會引發疼痛與發炎,常見原因包括年齡老化、體重過重、長期勞動或姿勢不良。髖關節退化的患者常出現 髖部疼痛、鼠蹊部拉扯感、喀喀聲響,甚至影響睡眠與行走。
想知道如何預防與治療?歡迎參加由髖關節專科醫師親自主講的 免費講座,帶你了解最新治療與手術技術,教你找回行動力!

選擇合適的人工髖關節,降低脫臼風險
透過影像檢查確認關節狀況後,若保守治療仍無法改善疼痛,醫師會依病況建議進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

澄清醫院骨科「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以前側開式方式進行,不需切斷肌肉組織,能減少疼痛、降低脫臼風險。 舉例來說,有患者術前連上下樓梯都吃力, 手術後第三到五天就能拄著助行器練習走路,恢復速度明顯提升!

11/5免費講座限量報名中,立即報名!
講座日期 | 11/5(週三)上午10:00-11:00
講座地點 | 澄清中港醫院 敬義樓 1F
講座主題|關節喀喀響、不良於行?破解髖關節退化警訊,關節專家醫師教你找回行動力
專家講師 | 骨科暨髖關節權威 主治醫師洪舜奕
講座對象 | 有相關疑難雜症或是想進一步瞭解健康知識的民眾
為什麼這場講座一定要來!講座5大重點
講座現場由專業骨科醫師解惑,不用再瀏覽網路上複雜不明資訊,聆聽參與能獲得以下精準健康知識:
- 解析「髖關節退化」成因與常見警訊,了解關節為何喀喀響。
- 教你判斷「疼痛位置」與「退化部位」的關聯,避免錯誤治療。
- 專業醫師親自講解「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最新技術與恢復過程。
- 認識「前側開式」手術優勢,降低脫臼風險、縮短復原期。
- 現場分享真實案例,讓你聽見病友們如何重拾行走自如的信心。

主講醫師:台中髖關節權威-洪舜奕醫師
洪舜奕主治醫師曾任林口長庚醫院骨科專科醫師,具備多年髖關節臨床經驗,專精於人工膝關節置換、髖關節診療、關節重建及骨折創傷,特別優於影像診斷、復健規劃與微創人工髖關節手術,已協助眾多患者重拾行走自如的信心,能給大家準確且個別化的治療計畫。
澄清骨科專業團隊,群醫精準診斷、專業照護
本院骨科團隊結合多位專業主治醫師,以精準診斷為基石、秉持全人醫療理念,具備豐富臨床經驗與跨領域專長,從骨骼關節、脊椎、運動醫學到骨折創傷,皆提供完整診療服務。
運用影像檢查與微創技術,為每位患者量身規劃治療方案,並搭配護理、復健、個案管理等專業人員全程照護,讓患者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重拾行動力。

講座常見問題 Q&A
1.講座適合哪些人參加?
- 走路或上下樓梯時,常感到髖部疼痛、卡卡不順的人
- 有髖關節退化、變形或疼痛困擾者
- 長期勞動、運動量大或姿勢不良導致下肢疼痛者
- 想更了解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安全性與恢復期的民眾
- 正在照顧有關節退化長者的家屬或照護者
2.現場可以提問嗎?
可以!講座結束後設有 Q&A互動交流時間,歡迎現場提問,由專業醫師親自解答,釐清您的疑問。
3.講座有需要費用嗎?
全程免費參加,但因為名額有限,請於盡速在報名期間完成線上表單登記,以便安排座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