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肺癌進展到晚期,許多病友與家屬都會問:「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嗎?有沒有可能延長生命?」除了傳統化療、放療與標靶、免疫治療外,近年來「細胞治療」成為一線曙光。
胸腔內科劉杜鎮主任指出,細胞治療是一種透過強化自身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的新療法,特別針對治療效果不佳的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這篇文章由澄清醫院胸腔內科團隊帶大家認識什麼是細胞治療,以及它在肺癌末期為什麼扮演著關鍵角色。
肺癌晚期的治療瓶頸:傳統療法面臨的挑戰
肺癌進入晚期後,治療變得更具挑戰。雖然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化療、放療、標靶與免疫治療,但實際仍有不少限制。
化療是最常見的治療之一,但因無法精準鎖定癌細胞,常同時傷害健康細胞,導致副作用如掉髮、噁心、免疫力低下等,讓病人難以承受。而放療則雖能集中攻擊腫瘤,卻也可能損傷肺部周圍組織,引發呼吸困難或肺功能下降。
標靶治療較為精準,效果好、副作用較小,但僅適用於有特定基因突變的病人。免疫治療也不是人人適合,有些人反應有限,甚至出現免疫系統過度活化的副作用。
因此,肺癌晚期治療常陷入「療效有限、副作用多」的困境,也讓病友身心俱疲。面對這樣的挑戰,細胞治療的出現能為病人帶來更多選擇與希望。
什麼是細胞治療?與免疫細胞治療有一樣嗎?
「細胞治療」和「免疫細胞治療」常讓人分不清,其實這兩者關係密切,但不完全相同。「細胞治療」是指運用特定細胞對抗疾病的方法,其中的「免疫細胞治療」是透過活化自身免疫細胞(如T細胞、NK細胞)後回輸體內,強化免疫力來攻擊癌細胞。
而更廣義的「免疫治療」,還包括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這類藥物,幫助免疫系統正確辨識癌細胞、發動攻擊,不一定使用細胞。
更簡單來說,細胞治療是大範圍,免疫細胞治療是其中之一;而免疫治療則是包含所有透過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方法。
肺癌細胞治療有哪些類型?誰適合這種治療?
在癌症治療部分,最常聽到的就是免疫細胞治療,像是把病人自己的免疫細胞(例如T細胞或NK細胞)取出,進行培養與強化後,再回輸體內,幫助打擊癌細胞,常見的幾種治療方式還包括:
樹突細胞疫苗(DC疫苗)
這種治療會先從病人體內提取免疫細胞,挑出樹突細胞後,讓它學會辨認癌細胞的樣子,再打回體內去指揮其他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就像替免疫系統配上導航,精準鎖定敵人。
CIK細胞治療
CIK 是一種混合型的免疫細胞,功能多元、殺傷力強。透過培養病人的血液樣本,製造出更多 CIK 細胞,再打回體內,提高抗癌戰力。
NK細胞治療
NK 細胞原本就存在於人體,是天生的癌細胞剋星。這種治療會大量增殖病人自己的 NK 細胞,再重新注入體內,讓「免疫大軍」擴編,強化防線。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雖然是藥物,卻跟細胞治療關係密切。它的作用是「解除癌細胞的偽裝」,讓免疫細胞能夠順利辨認並攻擊癌細胞。像是 PD-1、PD-L1 抑制劑,就是目前常見的免疫療法之一。
以下這幾類人,適合細胞治療:
- 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
- 出現癌細胞轉移
- 無法耐受化療副作用的人
- 想尋求個人化的病友(自主要求)
細胞治療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實際效果也因人而異,建議和醫師充分討論後,再決定是否納入治療計畫中。
細胞治療能延長壽命嗎?
細胞治療,被視為延長肺癌患者壽命的一大新希望。研究與臨床案例顯示,這類療法有機會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延緩病情進展。不過效果並非人人相同,仍要考量癌症分期、基因變異、整體健康狀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細胞治療的常見問題:
「細胞治療」對多數人來說仍是相對陌生的名詞,也存在許多疑問。以下整理肺癌細胞治療的常見問題,由醫師來解答。
1.肺癌末期還能做細胞治療嗎?
可以,但需經醫師評估。肺癌末期患者如果對傳統治療(像化療、標靶或免疫治療)效果不佳,或副作用太大無法承受,有機會考慮細胞治療。
2.肺癌細胞治療和免疫治療有什麼不同?
細胞治療是免疫治療的一部分,兩者都是「調動免疫系統」來抗癌,但方式不同、適用條件也不盡相同。
免疫治療是利用藥物來啟動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而細胞治療則是直接提取病人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NK細胞),在體外進行培養與強化,然後再打回體內。
3.細胞治療在台灣有健保給付嗎?
目前除了CAR-T細胞治療外,多數細胞治療尚未納入健保給付。
中港澄清肺癌整合團隊,完整照護不放棄希望
肺癌只要積極治療,就算到了晚期,仍有翻轉病程的機會。中港澄清醫院胸腔內科由劉杜鎮主任領軍,整合肺癌照護團隊,結合影像診斷、胸腔專科、癌症個管與最新治療方式,從第一步檢查到治療不放棄每一線希望,選擇有經驗、有溫度最安心的醫療團隊,讓肺癌病友與家屬在這條復原的路上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