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國人十大死因出爐,肺癌連續21年仍蟬聯台灣癌症死亡率首位,主要原因就是早期肺癌幾乎「沒有症狀」。很多人等到咳不停、胸口痛才就醫,往往已經是晚期。
為什麼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因為肺部幾乎沒有感覺神經,胸腔內科劉杜鎮主任強調,肺癌早期可能什麼都感覺不到,不能等到痛才就醫,是要主動篩檢,存活率才會大大提升!以下由胸腔內科醫師團隊告訴大家,如何預防,以及透過檢查、症狀察覺能早期發現肺癌。
肺癌有前兆嗎?肺癌初期症狀有哪些?
多數肺癌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因為肺部沒有神經分布,就算長出腫瘤,身體也可能不痛不癢,才會讓肺癌悄悄進展。因此若出現明顯骨頭疼痛,可能是已轉移到其他器官。
不過,還是有一些肺癌的前兆可以留意,如果出現以下症狀,特別是持續好一陣子,千萬別拖,儘速至醫院檢查比較安心:
- 咳嗽超過3週、聲音沙啞:因感冒咳個幾天正常,但一直咳、聲音沙啞不退。尤其咳到出血絲、咳痰顏色像鐵鏽色,就該警覺。
- 體力變差一上樓梯就喘:以前走平路都不容易喘,現在突然會喘、會累、呼吸困難,尤其是走上坡、上樓梯時。
- 胸口悶、呼吸咳嗽會痛:當肺部有腫瘤時,會壓迫到周邊組織,因此咳嗽、大笑、深呼吸時覺得痛。
- 喘氣像吹口哨:呼吸時有「咻咻聲」,這可能是肺部阻塞或發炎的喘鳴聲,別當作只是氣喘或過敏。
- 體重莫名減輕:食慾不振,沒減肥卻掉了好幾公斤。
- 骨頭痛可能已轉移:晚期肺癌如果已轉移到骨頭,會出現骨頭痛,常見部位像背部、肩膀,尤其「晚上痛更明顯」,要特別注意。
劉杜鎮主任表示,而如果肺癌已經轉移到腦,可能會引起劇烈頭痛,甚至出現暈眩、癲癇、手腳無力、走路不穩等症狀!總之,別忽視身體的微小變化,因為它們可能都是肺部發出的「求救訊號」。
不抽煙也可能罹患肺癌?肺癌的6大高風險族群
一聽到肺癌,相信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抽菸」習慣導致。劉杜鎮主任強調,雖然吸菸是肺癌的最大元兇之一,但其實有很多不抽菸的人也會中鏢!
以下這6類人,為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其中好幾項,跟抽菸一點關係都沒有:
- 長期吸菸者:吸得越多、菸齡越長,肺癌風險就會越高。
- 身邊有人抽(吸二手菸):雖然自己沒抽,但常待在有菸味的環境,長期吸進去的傷害,甚至比吸菸者來得高。
- 家族中有人得過肺癌:祖父母、爸媽、兄弟姊妹曾經罹患肺癌,也要特別注意,會比一般人風險來得高。
- 特定職業會接觸有害物:像是建築、礦業、製造業等,若工作中經常接觸石綿、砷、鎳、鉻,甲醛等物質,要特別注意。
- 曾經得過肺部病的人:例如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這些慢性疾病會讓肺癌風險上升。
- 長期住在空污嚴重環境:PM2.5不只讓人過敏、咳嗽,更可能讓肺部「慢性發炎」,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肺癌風險因子。
肺癌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存活率高達9成
肺癌如果能在早期就發現、及早治療,根據統計,肺癌第一期五年存活率可以高達90%,甚至更高,比很多人想像的樂觀很多!
早期肺癌治療的三大好處
- 存活率高: 第一期肺癌如果能開刀切除,5年存活率可超過90%,幾乎可以說是「有機會完全治癒」。
- 預後穩定: 早期肺癌的復發機率相對低,不需太多額外治療,生活品質也能維持。
- 治療選擇多: 可以選擇微創手術、放射治療,甚至有些病患連化療都不必做,身體恢復快。
肺癌篩檢新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一種電腦斷層技術,輻射劑量低,但依然能清楚拍出肺部影像,甚至連小於0.3公分的結節都能被發現。對於有抽菸習慣、家族病史、職業風險的族群來說,是早期診斷肺癌的救命新利器。
目前國健署提供免費LDCT肺癌篩檢,如果符合資格(例如有長年吸菸史、家族中有人罹患肺癌),建議主動安排檢查,別讓早期治療的機會悄悄溜走。
LDCT和胸部X光差異?
很多人會問醫師:「我已經照過 X 光了,還需要做 LDCT 嗎?」
劉杜鎮醫師強調,兩者完全不一樣!簡單說,胸部X光僅用於初步輔助檢查,LDCT能進一步確診是否有肺癌,以下為兩種檢查工具的比較。
雖然 LDCT 的輻射量比 X 光高,但如果你是肺癌高風險族群,選對檢查工具、定期追蹤,就能大幅提高早期肺癌發現,與治癒成功率。
肺癌怎麼預防?5個日常注意事項
肺癌不是只有吸菸的人才會得到,空氣污染、油煙、遺傳等,都可能讓肺癌悄悄進展。因此想遠離罹患肺癌風險,日常生活裡,也有不少事情可以主動來預防。
- 戒菸:戒菸永遠不嫌晚!根據研究,只要開始戒菸,肺癌風險就會慢慢下降。
- 不抽菸也要防二手、三手菸:別以為不抽菸就沒事。身旁有人抽菸吸進去,是二手菸;衣服、沙發、牆壁殘留的,是三手菸,遠離有害物質進到肺部。
- 口罩戴好戴滿防空污:空污嚴重時,建議選用有過濾功能的口罩,減少污染物吸入。
- 廚房油煙防吸入:家中常開火、煮菜。建議用強力抽風機、蓋鍋蓋、減少爆炒,能降低吸進致癌的油煙。
- 定期健檢:如果有肺癌家族史、曾得肺部病,或從事高風險工作(像建築、礦業等),記得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揪出早期肺癌。
澄清醫院胸腔科提醒:肺癌早期無聲,定期篩檢是關鍵
「很多病患都是因為定期做 LDCT 才發現早期肺癌,如果沒有主動篩檢,可能一年後就擴散為晚期了。」胸腔內科劉杜鎮主任提醒,治療肺癌的關鍵,在於主動篩檢,能大幅提升存活率,尤其是高危險族群更要有定期篩檢的觀念,千萬不要等不舒服才檢查。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LDCT)的常見問題整理
肺癌早期沒症狀,LDCT幫你提早揪出來!醫師整理診間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以下解答。
1.LDCT健保補助對象?多久能做一次?
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只要符合以下其一資格,就能免費做LDCT檢查:
- 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者。
- 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30年以上,且1天1包以上,或1天吸菸3包,持續10年,並有意願戒菸或戒菸未達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
2.我符合篩檢資格要如何進行LDCT肺癌檢查
攜帶健保卡和相關證明文件,到本院中港大樓B1癌症篩檢櫃台,經查詢確認資格後,會由專業人員衛教檢查之目的、可能風險、篩檢後流程及需配合事項後,最後簽署同意書,安排當日檢查或預約檢查。
※詳細補助資格條件歡迎直接洽詢中港B1癌篩服務台04-24632000分機52705、52706。
3:做LDCT肺篩篩檢會不會有身體不適或疼痛?
篩檢過程完全不會有疼痛感!事先不用任何準備,只需在檢查時,依照檢查人員的指示,保持穩定、平躺5分鐘,即完成一張高解析度影像檢查。
4:如何證明我有家族史?
若欲以肺癌家族史身分接受檢查,需攜帶診斷書或親屬關係證明;若無法提供證明,需如實說明家人病史,並填寫聲明書,經醫師問診後確認即可。
5:已罹患肺癌者,可以施作LDCT嗎?
如果已經確診肺癌,就不建議再用LDCT來做肺癌篩檢。因為這項檢查主要是針對尚未確診的高風險族群。
對於已經罹癌的患者,醫師會安排定期回診並使用更精密的影像檢查,例如高階電腦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或正子攝影(PET)等,以追蹤病情變化,並做後續的治療規劃,才能更準確掌握病況。
6:作LDCT需要多久時間?
整個檢查過程不到10分鐘,掃描只要5分鐘!檢查完後馬上就能回家,報告通常一周內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