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系

胃癌早期四大症狀快就醫!胃癌早期診斷、治療全解析!

分享:

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胃癌長期位居國人十大癌症之一。然而,胃癌的早期症狀,容易被誤為一般的胃病而忽視,因而錯過早期治療的機會。本篇文章由胃腸肝膽科張安迪醫師,提醒大家如何發現胃癌症狀。呼籲早期發現胃癌並不可怕,隨著醫療進展,更能精準治療胃癌,看完這篇就懂!

胃癌6大高風險因子

研究指出,罹患胃癌最主要的原因與飲食習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遺傳等密切相關,以下為胃癌的6大高風險因子:

  1.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約有9成胃癌患者曾感染此細菌,感染後可能導致胃炎、胃黏膜病變,最終演變為胃癌。
  2. 遺傳因素:直系親屬患胃癌者,風險是一般人的2至3倍。
  3. 不良飲食習慣:經常食用醃製、燒烤或過鹹食品會損傷胃黏膜,增加癌變機率。
  4. 吸菸飲酒:菸的化學物質和酒精對胃部刺激性大,容易導致胃炎或潰瘍,增加胃癌風險。
  5. 胃部慢性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或曾接受胃切除手術者,由於胃黏膜保護力下降,風險增加。
  6. 長期使用特定藥物: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炎藥或像阿斯匹靈等抗血小板藥物,可能損害胃黏膜。

張安迪醫師提醒,少吃醃製燒烤食品、遠離菸酒,可以大幅降低罹患胃癌風險!

|立即預約:胃腸肝膽科掛號諮詢|
 

胃癌早期四大症狀:打嗝、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早期胃癌的症狀,很容易被當成普通的胃病而忽視,提醒有以下四大警訊應提高警覺:

  1. 經常打嗝:特別是吃了平常不會引發脹氣的食物後打嗝,這可能和胃部消化功能異常有關。
  2. 腹脹:只吃一點東西,就有腹脹的感覺,可能是胃在發出求救信號。
  3. 消化不良:胃部老是覺得不舒服,像是有灼熱感、悶脹、泛酸。
  4. 食慾不振:突然對食物提不起興趣,尤其是看到以前喜歡吃的東西也覺得沒胃口,甚至因而導致體重下降。

張安迪醫師提醒,尤其在沒有改變飲食或生活習慣,卻還是持續感到不適時,就應該要留意,儘速就醫檢查。

胃癌晚期的症狀及併發症

胃癌的晚期症狀,多由腫瘤擴散而引起,如癌細胞轉移擴散至肝臟或胰臟時,可能會出現黃疸,皮膚和眼白變黃,還可能導致背痛,並隨著病情惡化而加劇。而胃癌最常見的症狀因阻塞胃出口,導致胃部明顯脹且不適,並可能引發嘔吐,以及持續噁心。當腫瘤擴大壓迫胃部,會引發頻繁打嗝,而且難以緩解。

「皮革胃」也是胃晚期的症狀之一,這是癌細胞浸潤胃壁,導致胃壁變硬失去彈性,而限制胃的擴張功能。通常會感到食慾不振、進食困難,腫瘤也會影響營養吸收,造成體重快速下降。

胃癌癌症末期還可能引發「腸胃道出血」,若嘔吐血液或排出黑便,這代表病情已進入緊急危險的階段,應立即就醫,以免因失血過多導致休克或生命危險!

胃癌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若懷疑自己有胃癌的症狀,請儘早就醫檢查,常見胃癌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胃癌診斷 (一)胃鏡檢查

胃鏡,是診斷胃癌最有效的方法,醫師會用一根細長的管子,帶著鏡頭從嘴巴進入,觀察胃和食道的情況。這樣能直接看見有沒有腫瘤或其他異常,並取樣進一步檢查。

胃癌診斷(二)鋇劑X光檢查

鋇劑X光檢查,需要吞下一種含鋇的液體,讓胃部在X光下顯示得更清楚,有助於檢查胃部是否有潰瘍或其他病變,但對早期小腫瘤的發現有限,現在已經較少應用了。

胃癌診斷(三)電腦斷層CT

一種X光影像技術,能顯示胃部、鄰近淋巴結與周圍器官,並透過3D立體影像呈現,精準確認腫瘤的位置與病程分期,約50%的患者藉此診斷。

胃癌診斷(四)核磁共振(MRI)檢查

核磁共振(MRI),提供胃和其他內臟器官的詳細影像,幫助了解腫瘤是否擴散,對於確定癌症的分期很有幫助。

早期胃癌不怕!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迷你微創精準治療

罹患早期胃癌並不可怕,微創「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方法,利用內視鏡和特殊電刀,醫師從胃部進行操作,把腫瘤部位薄薄地切下來,切除厚度約0.2-0.3公分,且能夠在不刺穿胃壁情況下,可以有效去除癌細胞。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和傳統內視鏡息肉切除的方式相似,但對於早期發現胃癌,與較大的腫瘤,提供更高更完整的切除率,能有效清除腫瘤,並降低復發率。

簡單來說,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讓患者可以在不必大範圍開刀的情況下,獲得有效治療,保留正常胃部結構,且能快速恢復。尤其對於年紀大,或者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是一個相對理想的治療選擇。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手術流程

  1. 醫師會使用內視鏡電刀確定腫瘤的範圍。
  2. 在黏膜下層注射一種高分子量的藥劑,讓腫瘤區域鼓起。
  3. 再利用內視鏡電刀,逐步剝離黏膜下層,將腫瘤外圍的組織切除,直到病灶完全切除。
  4. 使用止血鉗控制出血,並對有必要的傷口進行內視鏡縫合,確保手術區域不再出血,即完成手術。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適應症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適合多種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變,包括食道、胃、大腸和十二指腸,如黏膜異生、腺瘤,以及大腸扁平瘜肉、側方擴散性腫瘤等。在病灶大小和位置適合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切除淺層病灶,提高治療效果。

中部胃癌治療權威-中港澄清張安迪醫師

胃腸肝膽科張安迪醫師是中部地區胃癌治療的權威之一,擁有豐富專業的臨床經驗。專注於胃癌的早期診斷與微創治療,尤其在內視鏡技術領域,擅長使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ESD),治療早期胃癌,不僅能有效去除早期的胃癌腫瘤,還能保留胃的正常功能。

張醫師精通各種先進的胃癌手術技術,為患者量身打造精準且有效治療,專業與細心使許多胃癌患者在治療中得到了良好的照顧,順利復原。

|立即預約:胃腸肝膽科掛號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