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底宣布女性乳癌首次超越肺癌,成為最常見癌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陳芳銘醫師提醒,乳癌高風險女性注意乳房健康,「包含有乳癌家族史、暴露後天環境危險因子者,像是工作壓力大、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顯著肥胖、抽菸飲酒等。
另外,年齡也是危險因子之一,建議女性45歲開始定期安排乳癌篩檢。」茱麗葉乳房醫療集團醫療長葉大成醫師則提到,「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年輕約10歲,45歲以下患者更是多出4至5倍。若有發現乳房腫塊、疼痛、分泌物等情形,建議及早至乳房外科,由專科醫師進行檢查及評估。」
乳癌治癒率相對高 但這類乳癌不得輕忽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統計,1至2期的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已超越8成*,說明「早期發現」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第1步!陳芳銘醫師進一步說明,「早期乳癌沒有想像中可怕,治療首重根除癌細胞,但根除後更不能輕忽復發及轉移風險,定期追蹤才能維持健康。因乳癌最怕癌細胞轉移的第4期乳癌,將提高治療難度且容易反覆復發,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葉大成醫師解釋,臨床治療會先以型態區分出5種類型,其中HER2陽性約占20%至25%,癌細胞容易快速生長分裂,屬較易復發及轉移的型別**。但現已有標靶藥物協助控制該基因的異常表現,且手術前、後都可透過完善的輔助治療來降低復發風險,提升乳癌治癒率。
術後強化輔助治療 預防復發的治療新觀念
葉大成醫師接著說明,HER2陽性乳癌患者不論進行術前或術後的輔助治療,5至10年仍有3成的復發風險***。這是因為乳癌患者即使經手術切除病灶,且配合術前或術後輔助藥物及/或放射治療,體內仍可能存留少許具有抗藥性的癌細胞,隨時等待時機復發。「術後強化輔助治療」是近幾年臨床上比較新的概念,在傳統治療及標靶藥物後接續使用,研究顯示有助再降低乳癌復發、惡化及轉移機率。
陳芳銘醫師補充說明,「術後強化輔助治療的關鍵就是避免復發!目前已有自費的口服標靶藥物,1天服用1次,持續用藥1年。以臨床研究觀察,與僅使用術前或術後輔助治療之患者相比,約可再降低3成乳癌復發風險,在治療上可說是一大躍進!」
國際婦女節助攻女性健康大敵 攜手姐妹定期乳癌篩檢
葉大成醫師分享,「乳癌治療前期以『3及早』為準則,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治療後期則以『預防復發及轉移』為重,持續追蹤可擁有良好生活品質!幾年前,有個28歲年輕患者來到我門診,治療過了5年,還生了孩子與丈夫來診間報喜呢!罹患乳癌不代表人生規劃需從此停擺,只是優先順序上做了調整,積極配合治療,人生依舊精采可期!」
最後,陳芳銘醫師則呼籲,「目前政府補助45至69歲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女性乳癌可以透過定期篩檢達到很好的早期治療效果,趁著國際婦女節,攜手家人或姐妹預約乳癌篩檢,一起為女性健康加分!